我們討厭聽到"罪"
了解人的「罪性」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,我們成長的文化背景,都十分討厭聽到「罪」這個字,
但是我們如果真的勇敢面對自己深處的黑暗,向神求助,讓神的力量住在我們心中,
你會感覺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自由和舒暢,找回美好的自己,也會逐漸修復和別人扭曲的關係,
坦然的喜愛自己,珍惜身邊的每個人。
我有一個大學同學,花了四年的時間自己讀聖經,她最終只能接受確實有神,
但完全不能明白自己為何有罪?為什麼需要神的赦免和幫助?
畢業以後我們到鄉下服務,一天晚上她獨自躺在屋頂看星星,對神說話,
突然她明白自己是有罪的,她想到自己長期以來討厭自己的長相,
也討厭別人會因為她的長相而誤會她的個性,
因為她的外貌往往讓人覺得孩子氣,是娃娃型的女孩,
但其實她有很嚴肅的內在,也很重視思想和精神生活,
她忽然了解,這種厭惡的感覺,其實就是來自於「罪」,
她開始流淚,她希望自己不要再這樣討厭自己,討厭別人,
然後就感覺到神的安慰,彷彿再黑暗中看見了希望,非常開心。
我實在感覺不到我有什麼罪?
我從小在基督教的家庭長大,因為想滿足父母的期望,
我努力作好每樣基督徒該作的事,我以為神是拿著鞭子的嚴格老師,
要求我樣樣都當好孩子,我認真禱告、讀聖經、帶領同學認識神,
甚至大學的時候花費最多的時間在基督教的活動,
二十歲的那年,我正感覺當個基督徒真是累人,一次講道牧師要求我們向神認罪,
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罪人,那一刻,我真的要發瘋了,
難道努力作好每件事的我,也要認罪嗎?真是太可憐了吧!我到底有什麼罪呢?
我生氣的跟神說︰「我實在感覺不到我有什麼罪?請你告訴我!」
從那天開始,我發現我真的有罪,
在團契服務學弟妹時,不自覺還是期望別人最喜歡的學姊是我,
如果不是,就會沮喪或生氣,接著我不斷發現自己內心的不平衡,
希望被別人喜愛的焦慮,讓我常常不甘願的陪伴別人,
關心愛護別人的背後,其實是希望自己贏得注意,
若是沒有達到預期的結果,就會非常生氣。
雖然我的外表的行為都是正面的,但內心卻糾纏著複雜黑暗的情緒,
那時我才真正明白︰「我真的需要神的幫助,我是有罪的,好希望從罪中解脫出來,過著坦率自然的生活?」
「愛人就真心誠意的愛,付出是坦然的給予,對於別人的軟弱不足,可以發自內心包容接納!」
這種輕鬆自在的生活,在生活中自然呈現出的美好,就是神希望我們離開罪以後的感受。
也唯有我們謙虛地感受自己是有罪,需要神的幫助時,才能真正包容接納別人的軟弱,
不再以為自己有資格評斷別人,瞧不起別人。
雖然從我們認識神,向神認罪,一直到完成神交付的人生,
是一個漫長漸進的過程,不能一下子擺脫習慣的自我中心,馬上變成聖人,
但是遇見神以後,生活就充滿著可以更好的「盼望」,「盼望」每天更深體會神的愛,
體會神要我們學習的功課,一天比一天更像自己的原貌,這種漸漸脫離罪的過程,
將會成為生命最有價值的歷程,也讓我們了解生命真正的意義。
所以親愛的朋友們,「認罪」真的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一步,
期待我們可以一起勇敢的跨出這一步,讓神引領我的到更美的地方,感受更美好的人生!
- Mar 06 Mon 2006 13:14
文章<黑暗之後的盼望>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